10月22日,由中国轮滑协会主办,四川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四川省轮滑协会支持,成都市体育局、成都东部新区管理委员会文化旅游体育局、靖人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嗨体体育有限责任公司、盛世康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风之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年中国轮滑(自由式轮滑)公开赛(四川成都站)在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成功举办。

  比赛吸引了四川、重庆、广东、安徽、陕西等省份20支队伍,136名运动员前来参赛,现场人声鼎沸,人气高涨。2022年全国轮滑锦标赛少年女子甲组花式绕桩冠军,花式对抗亚军常杨吉宁,女子乙组花式绕桩冠军刘雅彤,少年男子丙组花式绕桩冠军董子昕参加比赛。

  七大项目比拼 现场观众直呼精彩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选手们穿着定制的舞蹈服和各色轮滑鞋,在比赛场地上自由自在地穿梭。他们的动作灵活而富有创意,仿若翩翩起舞的精灵,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呈现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整个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情洋溢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由式轮滑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这场比赛太精彩了,不仅为选手们提供展示技能、互相切磋的机会,也让更多人认识自由式,享受轮滑的快乐。”家住九眼桥的陈菁专门带着6岁的女儿涵涵到现场看比赛,“她从小就很喜欢轮滑,4岁开始练习,当时在一块儿玩的小朋友中年龄最小。现在随着全民运动氛围的感染,家门口的公园里,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轮滑队伍。”当记者问涵涵为什么喜欢轮滑的时候,涵涵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回答:“穿上轮滑鞋,感觉我在飞舞。”

  据悉,本次比赛设有速度过桩、花式绕桩、双人花式桩、花式对抗、花式刹停等七个项目,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年龄段分为八个不同组别。

  “轮滑作为一项时尚、有趣、科学的有氧活动,融合健身、竞技、艺术、娱乐性于一体,更是展现了不怕输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深受青少年喜爱。”四川省轮滑协会会长谢纯孟是此次大赛的执行主任,他介绍,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四川籍运动员张颢/朱思怡组合为中国队夺得自由式轮滑在亚运会上的首枚金牌。自由式轮滑是四川省优势项目,也是世界运动会项目之一,大赛不仅为全国各地的轮滑运动员和相关人员提供了交流机会,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还助推了四川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成都东部新区作为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重要承办地点,将此次比赛会场设置在小学校园,也是希望更多青少年们可以了解轮滑项目,近距离感受运动氛围,激发运动热情,培养体育上的“一技之长”。

  以体兴校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国梦,根基在校园。近年来,随着伴随体教融合及“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青少年体育教育日渐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如何以更科学的方式深化体教融合?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积极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引导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积极开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乐趣,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成都东部新区陆续引进了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等名校,各个学校依托自身特色和特长项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让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强体、以体育美劳,为学生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以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为例。除日常体育课教学以外,还增设足球、篮球、啦啦操、柔力球等体育类班本课程以及悠悠球等体育类生本课程。充分发挥与成都体育学院邻近的地缘优势,针对低学龄学生开展趣味足球互动教学活动,形成从“趣味科普”到“专业训练”的教学体系。

  办赛营城 促进全民健身

  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积极践行“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体育竞赛活动,成功打造成都市多个自主赛事品牌,点燃市民群众参与体育赛事热情,激发东部新区办赛营城新动能。

  丰富多彩的运动赛事,不仅让成都东部新区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也促进城市更新,让体育运动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目前,成都东部新区建成社区运动角、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家门口”运动空间20余处,维修更换、改造提升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400余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已经增加到2.4平米,是2020年的3倍,增速居全市第一。

  “现在每天吃完晚饭后,都习惯了和家人们一起到文体中心放松心情、感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不仅让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来自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的居民王洪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