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日期及地点

  2017年7月28日至30日在合肥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中国轮滑协会

  安徽省体育局

  合肥市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合肥市体育局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

  四、协办单位

  合肥市轮滑协会

  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五、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各行业体协、高校,中国轮滑协会注册会员

  六、比赛项目

  (一)成年男子、青年男子、成年女子、青年女子组设:

  300米个人计时赛

  500米争先赛

  1000米计时赛

  10000米积分淘汰赛

  15000米淘汰赛

  3000米接力赛(限定3名运动员参赛)

  (二)高校组设:

  500米争先赛

  1000米计时赛

  10000米积分淘汰赛

  (三)少年男子甲、乙组,少年女子甲、乙组设:

  300米个人计时赛

  500米争先赛

  1000米计时赛

  10000米积分淘汰赛

  3000米接力赛(限定3名运动员参赛)

  (四)少年男子、女子丙组设:

  300米个人计时赛

  500米争先赛

  1000米计时赛

  5000米积分淘汰赛

  七、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参赛队数不限。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2人,各年龄组运动员男、女各4人。运动员每队每项(接力赛除外)最多报2名运动员。不接受个人报名。

  (二)年龄分组

  成年组:2000年1月1日(不含)以前出生。

  青年组: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

  少年甲组: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

  少年乙组: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

  少年丙组: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

  高校组:无年龄限制。

  (三)在校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需有学籍号)可报名参加高校组比赛,持有效期内的学生证参赛。其它组运动员必须持注册证参赛。2016年-2017 年度首次注册的参赛运动员必须在报到时出示身份证(或当地县级以上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证明)原件核对身份。组委会将对少年组选手进行骨龄抽查。

  (四)同一名运动员不得同时报两个组别参赛。

  八、比赛办法

  执行2013年版《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

  九、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一)团体录取前6名给予奖励。团体总分计分方法按各组(项)名次得分之和累积,按7、5、4、3、2、1方法计算,获第1名者得7分,依此类推(接力项目按14、10、8、6、4、2、方法计算),总分相等,冠军多者在前,冠军数相等,亚军多者在前,依此类推。

  (二)各单项组别分别录取前6名给予奖励。

  (三)参赛不足6人(队)的组别,录取及奖励数为参赛人数减1(队)。参赛不足3人(队),取消该项目。

  (四)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

  十、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参加单位请登录运动员注册系统rollersports.basts.com.cn/WeApp/index.aspx填写报名单,于2017年6月1日至7月1日之间完成网上提交。逾期系统关闭,不接收纸质报名。

  中国轮滑协会:电话:010-67702303(常老师)、87878598(张老师)

  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王良平,联系电话:13966683519

  合肥市体育局:汪贻政,联系电话:15375108593

  邮箱:504718135@qq.com(附件酒店住宿信息)

  (二)报到

  参赛人员于2017年7月26日报到,27日熟悉场地。具体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十一、经费

  (一)赛事服务费:每名运动员150元人民币。

  (二)比赛期间食宿标准为:每人每天200元,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补贴,超编人员每人每天220元。各参赛队必须在承办单位提供的地点食宿。不能按时报到的参赛队请于7月1日前告知承办单位,否则将按报到之日起收费。提前离会者费用不退还。

  十二、裁判员:由中国轮滑协会选派。

  十三、其他

  (一)比赛主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等进行旨在促进轮滑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二)请各参赛单位和人员提前自行办理比赛期间意外伤病事故保险,报到时出示保险单,未办保险者不得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