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轮滑协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18位代表线上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轮滑协会主席冯连世,中国轮滑协会领导机构成员、各省(区、市)体育部门轮滑工作负责同志、各省(区、市)轮滑协会主席或秘书长,中国轮滑协会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委托培训机构代表,中国轮滑协会合作伙伴代表,中国轮滑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中国轮滑协会执委候选人员参会,会议由中国轮滑协会副主席罗杰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冯连世主席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扎实推进轮滑工作》的报告。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2022年是中国轮滑协会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之年,协会先后颁布了《中国轮滑教练员管理办法》、《轮滑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等20余项管理规章制度;2022年是中国轮滑协会储备人才、蓄势待发、赛事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之年,“星耀巴黎 追梦奥运”等线上线下赛事活动获得广大轮滑爱好者的热烈响应。依据等级培训工作要求,向社会公开招募了60多家委托培训机构,进一步激活“培训-赛事-普及”的循环动力,为后疫情时期轮滑发展布局谋篇;2022年也是中国轮滑协会树立示范,引领项目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之年;2022年更是中国轮滑协会科技助力补短板,全力推进奥运备战工作之年。
2023年,协会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在总局和社体中心党委领导下,紧密团结各级轮滑协会、会员单位,主动创新,向风而行;坚持不忘初心,凝聚共识;加强赛事引领和科学研究,科技助力奥运会、亚运会备战;强化市场驱动,多元发展;推动体教结合,融合发展;同时要扎实推进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以赛事引领促进轮滑项目推广普及,坚持不懈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在青少年人群中广泛推广轮滑运动,促进轮滑事业发展,助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
会上,中国轮滑协会副主席门世臣就修订中国轮滑协会章程做了说明。本次章程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加协会奥运备战职责等方面做了修改,删除了与协会实际工作不适宜的条款。修订后的章程与民政部最新印发的社团章程范本保持一致,业务范围与国际组织保持一致。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对中国轮滑协会章程的修订。
会上进行了中国轮滑协会第六届委员会领导机构成员的改选、增选。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综合部主任魏勇当选中国轮滑协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一部副主任江志华、上海市体育局竞体处副处长赵秋萍当选中国轮滑协会副秘书长。为加强中国轮滑协会的领导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和集体决策,强化滑板等项目奥运会、亚运会的备战工作,根据协会章程,协会设立执委会。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郑李辉,山东省体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林春,四川体职院党委委员兼冬运中心主任段渝川,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原备战办主任杨曾秦,上海市轮滑协会会长顾卫峰,浙江省轮滑协会会长李卫娟等当选执委。冯连世主席为协会新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和执委颁发了聘书。
会上介绍了中国轮滑协会新LOGO及2023年赛事安排。为更好地展现协会宗旨和项目特点,增强协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协会设计了新的标志。标志整体造型以滑轮为主体抽象而成。交织的线条构成轮滑运动滑行、旋转的运动轨迹,充分展现了轮滑运动速度与技巧的特质,充满律动。标志主体色彩用奥运五环的颜色构成,既体现轮滑运动作为青少年为主体的青春活力、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精彩性,又表达了作为奥运会竞技项目,轮滑运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使中国轮滑协会成为中国轮滑运动蓬勃发展的引擎。
2023年是轮滑大赛年,共有奥运积分赛、亚运会、学青会、亚锦赛;全国轮滑锦标赛、全国少年轮滑锦标赛、中国轮滑公开赛系列、中国轮滑联赛、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地方特色IP轮滑赛事等;还有总局群体司支持的全民轮滑节、轮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赛事,青少司支持的轮滑训练营、U系列赛事。中国轮滑协会将加大对传统品牌赛事支持,鼓励创新赛事,引领城市活力。
中国轮滑协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结束后,召开了第一届执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