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轮协字〔2025〕124号
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滑板运动技术水平,中国轮滑协会定于8月6日至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举办2025年中国轮滑(滑板)公开赛(泉州德化站)。
现将竞赛规程印发你们,请各队伍积极组织参赛,按要求填写线上报名表并提交相应的附件。
附件:1.2025年中国轮滑(滑板)公开赛(泉州德化站)报名表
中国轮滑协会
2025年7月10日
2025年中国轮滑(滑板)公开赛(泉州德化站)
竞 赛 规 程
一、组织单位
(一)主办单位
中国轮滑协会
(二)承办单位
福建省轮滑协会
泉州市体育局
德化县人民政府
(三)协办单位
泉州市轮滑协会
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四)执行单位
德化县轮滑协会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
(一)比赛时间:2025年8月6日至9日
(二)比赛地点
街式项目: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碗池项目:福建省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三、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轮滑协会,各相关学校、轮滑俱乐部、相关培训机构等均可组队参赛。
四、比赛项目
(一)男子街式
(二)女子街式
(三)男子碗池
(四)女子碗池
五、年龄分组
甲组:2009年12月31日之前;
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丙组: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六、参加办法
(一)符合参赛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通过轮滑相关单位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二)各单位参赛队伍数量不限,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运动员人数不限。
(三)所有参赛运动员须签署《自愿参赛责任书》,不满16周岁的须本人及监护人共同签署。
(四)参赛运动员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等)原件或复印件备查。
(五)参赛运动员使用的滑板、头盔及护具应符合安全要求;组委会有权拒绝使用不安全及危险性器材的运动员参赛。
(六)在比赛期间由于非组委会原因发生的意外事件均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
(七)有以下疾病者不能参加比赛,参赛者须签署《身体健康承诺书》: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由世界轮滑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滑板竞赛规则及中国轮滑协会发布的滑板技术规则或补充规定。
(二)街式项目
1.所有参赛者必须佩戴头盔参赛。
2.比赛不设种子选手,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阶段每名队员有两轮比赛机会,每轮45秒。决赛阶段采用“3+3+2”赛制,运动员有三轮线路机会,每轮限时45秒,随后完成三轮技巧动作(大绝招),每轮每人一个动作。比赛计时开始5秒内必须出发。
3.根据动作难度、完成度、场地利用率、流畅度、连贯性打分。预赛阶段,取两轮中最高轮分数为最终得分,排定名次。如两人(或两人以上)得分相同,根据低分轮的得分排定名次。决赛阶段,以三轮线路比赛和三轮“大绝招”比赛中的两个最高分之和相加排定名次(其中必须有一轮线路最高成绩和一轮大绝招最高成绩)。如两人(或两人以上)得分相同,根据最高分轮次的得分排定名次。如次高分轮未分出胜负,则由裁判组进行投票,每名裁判拥有一票,裁判长记录投票过程,决定最终成绩和排名。
4.比赛采用百分制评分。每轮比赛由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3名裁判员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预赛排名前8的选手进入决赛;参赛人数不超过8人时,直接进行决赛;参赛人数不足3人(含3人)取消该组别比赛。
6.首轮比赛,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后续比赛按前一轮比赛排名相反的次序出场。
7.若各组别报名人数超过60人(不含60人)则增加资格赛。
(1)资格赛赛制:3名街式选手同时上场进行3分钟混合赛。
(2)评分依据:根据每位选手场上表现进行打分。
(三)碗池比赛
1.所有碗池参赛运动员都必须佩戴头盔、护膝和护肘参赛。
2.比赛不设种子选手,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每名运动员有三轮比赛机会,每轮45秒/人,比赛中动作失误即停止,本轮比赛结束。决赛每名运动员有三轮比赛机会,每轮45秒/人,比赛计时开始5秒内必须出发,比赛中动作失误即停止,本轮比赛结束。在第三轮结束后,排名前5的滑手进行第四轮“黄金表现轮”。黄金表现轮完整滑行表现(45秒,失误落板即停止)。最终成绩=四轮当中最佳一轮成绩。(滑手如果进入碗池后在第一面墙上的动作出现失误,可以重来一次,并且计时器会重新开始)
3.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完成的技术动作、个人风格、线路及动作成功率打分,三轮中得分最高一轮的分数为最终得分,并据此排定名次。如2人(或2人以上)高分轮得分相同,则根据次高分轮的得分排定名次。如次高分轮未分出胜负,则由裁判组进行投票,每名裁判拥有一票,裁判长记录投票过程,决定最终成绩和排名。
4.比赛采用百分制评分。每轮比赛由5名裁判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3个裁判员分数的平均分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5.预赛排名前8的选手进入决赛;参赛人数不超过8人时,直接进行决赛;参赛人数不足3人(含3人)取消该组别比赛。
6.首轮比赛,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后续比赛按前一轮比赛排名相反的次序出场。
(五)如因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照预定赛制完成比赛,在与裁判团队协商后,组委会将在受影响的比赛阶段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宣布并详细说明应急赛制。
八、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一)各单项录取前8名运动员进行奖励,前3名颁发奖牌和获奖证书,其中4-8名运动员颁发获奖证书。
(二)各单项参赛不足8人减1录取,不足3人设为表演项目,表演项目不设奖牌和证书,成绩不计入团体总分。
(三)获得总积分前八名的代表团将获得证书。各单项比赛单人项目按名次获得积分如下:第一名积10分,第二名积8分,第三名积7分,第四名积6分,第五名积5分,第六名积4分,第七名积3分,第八名积2分,第九名及以后各积1分。总分相等,冠军多者在前,冠军数相等,亚军多者在前,以此类推。表演项目的名次不计入团体总分。
(四)体育道德风尚奖:比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凡参加全部比赛项目、遵守比赛规程和规则,服从大会和裁判,在比赛过程中无违反运动员纪律的代表团均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颁发体育道德风尚奖证书。
九、赛风赛纪及反兴奋剂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的各项规定和要求。遵纪守法、公平竞赛、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严禁引导和使用兴奋剂。参赛运动员须填写《反兴奋剂承诺书》。
十、报名
(一)本次赛事通过小程序报名。请各队伍于2025年7月23日17:00前根据小程序要求报名,上传附件并缴费。
(二)为核对报名信息,各参赛队请于报名截止前将报名表、赛事服务费付款凭证发至邮箱,同时添加组委会联系人微信进赛事群。
报名小程序联系人:王 凯
联系电话:15605812249
组委会联系人:文景伟
报名邮箱:55680176@qq.com
联系电话:19959713666、15980022605(微信号)
(三)报名成功后,除不可抗力因素及运动员身体不适外,组委会不接受其他情况的退赛退费。因身体原因退赛的,须出示医学诊断证明,待完赛后办理退费。
十一、报到及技术会议
(一)各参赛队伍请于2025年8月6日09:00至17:00期间到德化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报到。
(二)18:00在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进行召开竞赛委员会会议及技术会议,请各参赛队伍领队、教练员准时参加,报到时交验:
1.身份证或户口簿本人页;
2.报名表(需加盖代表单位公章);
3.意外伤害保险单;
4.签字(未满18周岁由监护人签字)后的自愿参赛责任书;
5.身体健康证明承诺书;
6.县级以上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血压+心电图);
7.赛事服务费付款凭证;
报到联系人:赖兴贺
联系电话:18060911875。
(三)离会:参赛运动员于8月8日闭幕式结束后,方可离会。
十二、经费
(一)各参赛队和参赛选手参赛所需费用自理。
(二)参赛服务费:200元/人
注:支付截止日期:2025年7月23日17:00,转账请备注队伍名称且留取付款凭证(报到时查验)。
(三)大会提供医疗保障,比赛期间发生的伤病及治疗费用由各参赛队自理。
(四)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承办方负责,其他参赛人员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均自理。
十三、仲裁和裁判
本次赛事裁判员由中国轮滑协会选派,技术官员正式报到至离会期间,组委会将负担其食宿、差旅、市内交通、工作补贴等相关费用。不足部分由志愿裁判(需向中国轮滑协会秘书处报名,报名邮箱:crsa_cn@163.com,要求一级以上,计入裁判经历)和当地裁判补充。
十四、申诉
已经得裁判长确认并予以公布的运动员评分及排名为最终成绩,不得再申诉。领队、教练员及运动员可根据世界轮滑联合会的《解释程序》,请裁判长对评判和竞赛相关事宜作出解释,申诉不改变比赛成绩。
领队和教练员必须以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向裁判委员会提出申诉。组委会将对违反职业道德和粗暴干涉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如情节严重,将取消运动员、领队和教练的比赛资格或成绩。
十五、大会日程
另行通知
十六、其他
(一)比赛主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运动员的图片、录像旨在促进轮滑运动发展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二)提交报名表并前来参赛将被视为同意规程的所有规定。
(三)本次比赛的摄影、录像权衍生作品的版权归运动会组委会所有,组委会有权对本次赛事进行跟踪录像、制作光盘等宣传品发行出售。
(四)各参赛领队要在赛前对本队队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赛风赛纪教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保障队员安全。
(五)在本赛事活动中发生的纠纷,可以依法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七、本规程解释权归中国轮滑协会,未尽事宜,另行通知。